非法采砂破坏海洋生态,司法鉴定为大海“定损”

发布于 2023-08-16 20:56:42 来源 :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巨云鹏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发力,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非法采砂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特别是非法开采海砂,不仅侵害国家矿产资源,还会对海洋环境、海洋海岸资源、滨海地形地貌、沿海植被、海洋水生生物等造成巨大破坏。但如何科学评估非法采砂行为造成的损害,一直是相关案件办理中的难点。近年来,围绕该类案件,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不断探索工作方法,为大海生态“定损”。

2019年,长江口发生一起船舶碰撞事故,其中一艘船上装载了约8000吨海砂,均为非法采集而来。为了顺利起诉,检察机关委托司法鉴定研究院评估非法采砂导致的生物资源损害价值等。

“海砂石来自哪里,含有何种矿石资源,砂石量有多少,对占用海域和临近海域环境损害的影响范围和对象又有哪些?这是我们首要循迹的证据之一。”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程宽说,“海砂石的组成成分根据其形成的地点、所在海域的地质环境、海砂搬运过程以及水生环境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含量最高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等岩石矿物碎屑;壳类、腹足类、珊瑚碎片、有孔虫壳体等生物残骸以及锆石、电气石、磁铁矿等重矿物。”

她介绍,非法开采海砂造成的破坏很多:

对海洋环境,非法采砂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会影响海洋水质环境;在淘空底层砂后,覆盖其上和周围的淤泥层会因重力作用塌陷,导致采砂位置的底栖生物种类被掩埋、覆盖,造成生物资源损失。

对地形地貌,采砂活动容易造成局部地形的塌陷,并影响水动力条件,采砂结束后砂坑泥沙会形成回淤。而非法采砂往往是无序、随机的开采,沙坑杂乱分布,在回淤的过程中,会对附近的海床产生侵蚀,影响海域的地形地貌。

对于岸线,非法采砂会使海床沿水流方向突然发生凹陷,在坑内产生涡旋水流,使沙坑边坡更容易被冲刷,导致采砂坑不断向外延展,当位置离海岸较近时,就可能对相邻岸线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对沿海植被,当非法采砂点离海边红树林较近时,产生的悬浮物会在红树林等生长区域形成淤泥层,覆盖其气根,影响生长;如果非法采砂点引起局部海底地形塌陷,可能会造成红树林因塌方而倒伏和损坏。

此外,采砂行为改变了水生生物原有的生物栖息环境,对采砂影响范围的浮游动植物、鱼类以及底栖生物等生物资源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也威胁到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进而导致水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一定损害。

“我们以声纳测绘等科技手段,详细对比采砂前后海底地貌的改变情况;通过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了解采砂行为对生物种群变化的影响;通过海砂矿物组成、粒径分析,重矿物和元素分析,有孔虫分析等手段,追溯海砂来源信息。” 程宽说,“通过将所有物理化学分析结果与生态模型相结合,可以全面评估非法采砂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

有孔虫是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环境的特征指示生物之一,不同海砂中存在不同种类的有孔虫,海砂中有孔虫的种类是进行海砂溯源的重要依据,有孔虫观测是海砂溯源技术的常用方法。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海洋生态恢复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在制定恢复方案时,需要根据地形地貌、生物群落受损程度、水质变化等具体情况,设定包括恢复特定生物群落、提高水质等具体恢复目标。根据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恢复方案,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演替规律,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人工修复措施通常包括限制或禁止采砂、人工重建生态环境等。

关键词: